
形成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和引擎。当前,改革开放正在稳步扎实推进,一些标志性、关键性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障碍得到清除,制度设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呈现上下联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逐步向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这里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正确认识把握改革规律,不断引领和推进改革全面深化。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在改革发展中认识改革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是有规律、按规律运行的。所不同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像自然界那样,有一个先于人并相对独立于人的发展规律,不像“自然世界”那样显得“纯粹客观”,而是人置身其中,是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始终是和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纠缠在一起,人的主观意志、思想、观念和行为是参与其中并起作用的。但应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主观意志、思想、观念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而恰恰说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实现预期目标,从而防止和避免碰壁、失误和走弯路。
在改革发展的问题上,也要这样看。我国的改革发展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7800多美元,实现了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广泛深刻的变化?经验在哪里?奥秘在哪里?一个根本性原因不可忽视,这就是认识改革发展规律,把握改革发展规律,按照改革发展规律推进改革开放。谁都无法否认,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也没有现成的书本答案,是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未知逐步走向已知,从知之较少逐步走向知之较多,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改革开放中学习改革开放,边干边学,不断从改革开放的“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不断认识和深化改革发展规律,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历史自觉性和主动性,由此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也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而易见,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发展规律。